2006年的武汉,一位伤心欲绝的母亲做了一个决定:在儿子的遗体旁放上他的手机,一同投入火化炉中申请股票配资,让儿子带着手机中宝贵的回忆离开。,
然而一天深夜时分,那个早已化为灰烬的号码却突然亮起在来电显示上。
这是谁打来的电话?
2006年4月的武汉,春雨绵绵。这个普通的夜晚,注定要在李凤琴的记忆中留下永远的伤痕。
豆大的雨点砸在窗户上。李凤琴靠在沙发上,眼睛虽然盯着电视屏幕,却看不进去。这个夜晚,一种莫名的不安笼罩着她。
就在这时,一道银蛇般的闪电照亮了漆黑的天际,紧随其后的是震耳欲聋的雷声。手机铃声突兀地响起,屏幕上闪现着一串陌生的数字。
"喂,是哪位?"李凤琴拿起电话,声音中带着疑惑。
"我是武汉中心医院急诊科值班医生,请问您是黄震同学的母亲吗?您儿子在学校出了事故,现在正在进行抢救,请您立即到医院来。"对方语气凝重地说道。
展开剩余85%李凤琴感觉浑身的力气瞬间被抽干。她来不及拿伞就冲出家门,在倾盆大雨中拦住一辆出租车。
出租车司机见情况紧急,立刻开足马力在雨夜中疾驰。李凤琴紧握着手机,一次又一次地拨打儿子的电话,却始终无法接通。
雨水早已浸透了她的衣衫,但她毫无知觉,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一定平安无事...
然而等待她的却是最残酷的现实。当她冲进急诊室时,迎面撞上了一位满脸疲惫的医生。
"黄震家属?"医生看着这位浑身湿透的母亲,轻轻摇了摇头,"对不起,我们尽力了..."
"不可能!这不可能!"李凤琴疯了般冲向抢救室,一眼就看到了躺在病床上的儿子。白色的床单已经染红,她最疼爱的儿子,那个总是笑得阳光灿烂的大男孩,此刻却安静得可怕。
根据医生的说明,黄震当时正在三楼的阳台上晾衣服,不小心失足跌落。最不幸的是,他在跌落时被楼下的硬物割伤了颈部。等室友发现并打完急救电话,他已经因出血过多离世了。
李凤琴呆立在病床前,全身如坠冰窟。作为她唯一的孩子,黄震从小就懂事体贴,学习成绩优异,经常参与学校的公益活动,人缘特好。
每每看到儿子穿着白大褂在医院实习的模样,李凤琴都感到欣慰和自豪。
在处理黄震身后事时,李凤琴决定:她要将孩子的手机和他放在一起火化。
手机里是儿子最后的痕迹,-,欢笑的瞬间、亲友间的互动。在她心中,这些珍贵的记忆应该永远陪着儿子。
火化那天,天气出奇地好。阳光明媚,春风和煦,仿佛老天都在送这个阳光少年最后一程。当火化的烟雾升起时,李凤琴终于崩溃了,她扑在丈夫怀里失声痛哭:"我们的儿子真的不在了..."
儿子离世后,李凤琴整日闷闷不乐,反复摩挲着他留下的每一件物品,凝视着他的每一张照片。
桌上那张满分的考卷依然崭新,医学教材整齐地排列在书架上,仿佛它们的主人只是暂时外出,随时都会推门而入。
每当夜深人静时,她总忍不住拨通那个再也无法接通的号码。机械的虽然刺痛着她的心,但她仍然期待着奇迹出现。
"儿子,妈妈给你做了红烧肉,你什么时候回来吃..."
"儿子,今天是你的生日,你在天堂过得好吗..."
黄震离开一年里,悲伤和思念令李凤琴日渐消瘦,白发也悄然增多。但她始终保持着给儿子打电话的习惯,仿佛这是唯一能与他保持联系的方式。
然而就在黄震离世一周年的那个深夜,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
午夜十二点,月光如水般洒落。李凤琴刚准备休息,手机突然响起。当看到来电显示居然是儿子,她如遭雷击般愣在原地。
"这...这不可能..."她的双手因激动而抖动,好不容易才按下接听键。
"喂...小震,是你吗?"
但另一头只传来几声模糊的杂音后便中断了。就在李凤琴惊魂未定的时候,又收到一条消息:"你是谁?"
这一刻,李凤琴的心跳几乎停止。这难道真的是儿子吗?还是有人在捉弄她?她颤抖着回拨过去,但对方一次次挂断了电话。
经过一天的煎熬,第二天晚上,当李凤琴再次尝试拨打这个号码时,终于接通了。
电话对面传来的却是一个陌生男子的声音。他自称叫陈威,是这个号码的新主人。原来黄震的手机号因为长期停机被运营商收回,几个月前被重新启用,而陈威正好办理了这个号码。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陈威道出了自己的身世:他是一个孤儿,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这几个月来,他经常收到一些奇怪的短信。
起初他很困惑,后来渐渐明白这些都是一位思念儿子的母亲发来的。
听出李凤琴语气中的悲伤,陈威主动提议:"阿姨,如果您不介意,我们可以聊一聊。"
也许是感同身受,从小在孤儿院长大的陈威想安慰一下这位失去亲人的母亲。
就这样,两个素未谋面的人开始了一段奇妙的对话。李凤琴向陈威分享了关于黄震的点点滴滴,从童年的趣事到长大后追逐的梦想。
随着交流的深入,他们发现了更多令人震惊的巧合:陈威与黄震同年出生,性格也很相似。这些巧合让李凤琴不停感叹命运的安排。
她开始在短信中不仅仅是倾诉思念,更多地关心起陈威的工作和生活。
陈威是一名小区保安,工作清闲时就会给李凤琴回复信息。渐渐地,他们的话题从简单的问候发展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李凤琴得知陈威住在单位宿舍,伙食条件很差,就经常给他送些可口的饭菜。
起初,李凤琴的丈夫对陈威抱有戒心,担心这个陌生年轻人别有用心。但陈威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真诚:工作之余主动上门看望二老,帮忙买菜、修理家电,甚至陪他们去医院看病。
渐渐地,李凤琴夫妻在陈威身上看到了儿子的影子。
在一个特别的日子里——是黄震的生日,陈威买了蛋糕来到李凤琴家。他郑重其事地跪下,恭敬地喊了一声:"干妈。"
这一声呼唤,不仅温暖了一个失独母亲的心,也让一个孤儿找到了亲情的归属。从此,李凤琴夫妻将陈威视如己出,而陈威也用孝心回报这份来之不易的亲情。
生命的离别令人痛彻心扉,但命运往往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带来新的希望。一个简单的手机号码,将两个互不相识却都渴望亲情的灵魂奇妙地连接在一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间真情永远存在,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出现在我们的生命中。
李凤琴依然会想念自己的儿子,但她的生活不再是一片灰暗。每当夜幕降临,她还是会给那个号码发送短信,只是现在收到的不再是系统的忙音提示,而是陈威暖心的回复。
这段奇妙的缘分,让两个饱经伤痛的心灵互相治愈,共同在人生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参考资料:贵州卫视申请股票配资,《真相2014》节目
发布于:山东省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股票配资网173_杠杆配资平台_配资杠杆行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