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杜洪雷 通讯员 薛元炒股配资论坛
进入腊月门,青岛市公安局市北分局兴隆路派出所社区民警马怀龙的脚步变得更加匆忙了。“叮叮当当”,伴随46把钥匙清脆的碰撞声,马怀龙走进一家又一家孤寡和困难老人家中,给他们送去过节的年货,实现着他们的“微心愿”。
“作为社区民警,需要磨烂鞋底子、敞开耳根子、说破嘴皮子、掏出心窝子,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处理好邻里矛盾纠纷,实现社区的和谐稳定。”马怀龙一直认为,不仅要敲开群众的家门,更重要的是走进群众的心门。
46把钥匙记录着双向奔赴的信任
1月18日上午9时,刚刚参加完“爱心陪伴·温暖到家”2025我陪空巢老人过大年主题系列活动的马怀龙,和“金盾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们将米面粮油等年货一起搬到车上,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这不离过年还有十来天,老人们就开始数日子,我心里明白,他们也盼着我去看他们。”马怀龙从口袋里面掏出几张纸,上面清晰地列着每位老人的年货和“微心愿”。“这些给老人们的物资,有的是爱心企业捐赠的,有的是公益组织提供的,还有很多都是马警官自己花钱买的。”一旁的志愿者李凤翎指着名单说。
展开剩余90%说话间,一行人来到青建宜昌新苑小区,不少居民挥手和马怀龙打招呼,“马警官又来看老人了”。上到12楼,马怀龙动作熟练地从46把钥匙中找出一把,插入门锁,打开门。“是怀龙吗?”房间内,传出一句亲切的询问。
“我们来看你了,张大娘!”说话间,马怀龙和志愿者把米面粮油等年货拿进了房间。“16年了,年年都来看我,你比亲人还亲呢。”张大娘握着马怀龙的手,眼中噙着泪花。张大娘是独居老人,老伴已经去世,孩子住得远。
在老人的床头,贴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马怀龙的两个手机号码。“我脑子里有个肿瘤,随时都可能出问题,到时候我就按照上面的号码给怀龙打电话。”张大娘说,这就是一个救命电话,马怀龙值得托付。
一把钥匙,一份信任,46把钥匙的背后是马怀龙与帮扶家庭之间的双向奔赴。
除了钥匙,马怀龙办公室的文件柜里面还锁着10份遗嘱。原来,很多被帮扶的老人都将自己的遗嘱交给马怀龙保管,与当年放心地将自家的钥匙交给马怀龙一样。
其中一份遗嘱中写道:“我的一切后事交给马怀龙警官处理。”这份遗嘱的主人是刘本义,也是第13把钥匙的主人,早在2013年就和马怀龙相识。“刘本义是一个苦命的老人,之前没人管,住在广场上,后来我知道了,就花钱给他租房子。”马怀龙说,老人身体不好,后面的几年就忙着帮他解决就医难题。
2023年10月,再次住院的刘本义老人自觉病情严重就想着立遗嘱。“马警官,你对我的恩情,我这辈子没法回报了。”躺在病床上的刘本义激动地说。“不是我对你的恩情,是党和政府的恩情,要报答也是要报答党和政府。”听闻马怀龙的话语,刘本义突然提出“等百年之后将遗体无偿捐献给国家”。
听到刘本义老人的决定,马怀龙非常敬佩和感动。“去年年初,老人离开了,我们按照老人的意愿捐献了遗体。”再次拿出这份凝结无限信任的遗嘱,马怀龙表情凝重。
“四子”工作法让风险隐患消弭于萌芽
马怀龙走起路来带风,步伐不大,速度却很快,仿佛总有处理不完的事情。马怀龙说:“社区民警首先得有一双‘飞毛腿’。辖区里的12条街巷,我每天至少要走上一遍,少说也得有2万步。”马怀龙的妻子段友苹调侃说:“老马这个工作,就是费鞋。”
“干好社区民警,就要磨烂鞋底子,走千家万户;敞开耳根子,听社情民意;说破嘴皮子,解矛盾纠纷;掏出心窝子,赢居民信任。”从事社区警务16年,马怀龙将自己的经验凝练成“四子”社区工作法,把自己置身于群众中,在点点滴滴中建立起信任,让棘手难题化解于无形。
马怀龙的两个手机存了2887个群众的电话、4655个群众微信和189个微信群。去年,辖区发生一起入室盗窃案件,嫌疑人从楼外的水管爬楼入室盗窃财物。在获取嫌疑人的体貌特征之后,马怀龙将其在楼长微信群内发布,并告知熟悉的工作人员。
很快,马怀龙就接到兴隆花园一位楼长的电话,在小区有一名男子鬼鬼祟祟,有点像盗窃嫌疑人。马怀龙和同事迅速赶到现场,发现这名男子果然就是盗窃嫌疑人,立即将其控制。“马警官,这小子还敢来?他不知道这里有多少只眼睛盯着他呢。”楼长笑着说。
马怀龙认为,只有走得勤,聊得深,交了心,才能排查出隐藏的社会风险隐患,才能对症下药进行化解。
兴隆路社区的董某因盗窃罪4次入狱服刑22年,并将个人的落户手续遗失,出狱之后无法正常落户,成了黑户。“当时50多岁的董某办不了身份证,无法找工作立足,一旦处理不好,很可能干出极端事件。”马怀龙了解到董某的遭遇后,找到了陷入困境的董某。
马怀龙先是帮他找到一份临时工作,让他有稳定生活来源,又和他一起研究落户的事。最终在跑了十余个部门、查阅了上百份资料之后,马怀龙帮助解决了董某的户口问题。之后,马怀龙又帮他申请了低保和廉租房。
“父母抛弃了我,亲戚朋友抛弃了我,马警官你没有抛弃我。”董某流着泪说。
“对我们来说,尽了应尽的职责,消除了社会隐患;对他个人来说,就是解决了了不得的大事,甚至改变了他的一生。”马怀龙说,“只有掏心窝子地为百姓服务,才会得到老百姓信任,把我们装在心窝里”。
融合“执法如山”“执法如水”化解矛盾纠纷
与脚步一样忙碌的,是时不时响起的手机铃声。1月17日上午,马怀龙在走访的路上,不停地回复着社区群众的各种诉求。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面记录着居民大小事,也蕴藏着矛盾调解的“金钥匙”。马怀龙直言,在所有社区工作中,花费时间最多、精力最多的,就是矛盾纠纷调解工作。
“我们这次要回访的王大爷,此前与楼上的邻居闹得水火不容。”马怀龙称,王大爷是一位独居老人,平常喜欢捡垃圾,可是又不及时处理,房间里面堆满了各种垃圾。“那个时候整个楼栋都臭气熏天,蟑螂到处爬。楼上的住户实在无法忍受,联名写信进行投诉。”马怀龙说,这种群体矛盾如果处理不好,必然会引发严重的后果。
长期调解矛盾纠纷,马怀龙对于“执法如山”和“执法如水”的灵活运用熟稔于心。马怀龙找到王大爷,严词告知他必须要解决现在的问题,而症结就是一屋子的垃圾。
去年夏天,马怀龙联系城管、街道和社区,找了工人开始清理王大爷房间的垃圾。“整整装了200个编织袋。他们装垃圾,我们就喷药灭杀蟑螂。”最终,王大爷房间的垃圾被彻底清除干净。
看着房间里空空如也,王大爷不知道如何在这里生活。“我给王大爷买了家具和床,让他安心地住了下去。”马怀龙说,从此之后,王大爷和邻居之间的矛盾就彻底化解了。“我隔一段时间就来回访,防止他再把垃圾带回家里,和邻居闹僵。”马怀龙说。
和邻里矛盾不一样,家庭内部的矛盾更加隐蔽,更难处理。“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处理家庭矛盾,不能只讲对错,需要用心用情来调解。”马怀龙提到了他长期帮扶的一个家庭曾经的矛盾。
76岁的马大叔偏瘫在床,老伴牟大姨和儿子小马分别患有肢体残疾和精神残疾。一天半夜,马怀龙突然接到小马的电话,说他妈正在用扫帚打他爸的头。挂了电话,马怀龙就赶到他们家,准备调解夫妻双方矛盾。没想到刚一进门,对方一句“家里的事儿你少掺和”就把他晾在了一边。
马怀龙没有在双方的对错上过多纠缠,转而问起他们家庭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他们一步步打开话匣子释放情绪。原来,马大叔年轻时经常因为琐事打骂老伴。这天晚上两人再次吵架,隐忍40多年的老伴终于爆发了,动手打了马大叔。
此后的两周,马怀龙一有时间就到他们家里,带着马大叔去看病,拉着牟大姨拉家常。为了方便照顾残疾的小马,牟大姨将自家的钥匙交给了马怀龙,把他当成了自家人。马怀龙又找到志愿服务队中的心理咨询师,从法律上、伦理上、情感上,对两位老人进行心理疏导。紧锁多年的心结终于打开了,两人重归于好,家中听到了久违的笑声。
微光成炬助推社区工作深度融合
一人行速,众人行远。在社区警务工作中,马怀龙深知这一道理,“一个人即使有三头六臂,也很难将所有工作都做实做细”。去年中秋节,马怀龙的电话就没有停。“那天,我妻子和女儿帮我走访了十多户老人,我自己走了十三户老人。”马怀龙说,每年除夕也一样,都要挨家挨户陪老人吃水饺、看春晚。
十多年来,妻子段友苹一直默默支持马怀龙的工作,细心周到地照顾家人生活,同时积极融入马怀龙的工作中,每当节假日都会到到困难家庭和孤寡老人、孤儿家中进行看望和陪伴。
“以前都说社区民警下社区、进社区,其实不对,我们应该是‘在社区’,只有把自己融进社区,群众才会把你当做自己人看,才会给你无穷的支持。”马怀龙说。
微光点点,聚而成炬。在马怀龙的带动影响下,他的家人、辖区社会工作者、社会爱心人士,还有那些曾经受到马怀龙帮扶的人们,主动和他一起照顾辖区孤残老人,帮扶困难群众。
2021年11月,马怀龙金盾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目前,马怀龙金盾志愿服务队共有志愿者380余名,他们中有专业的律师为困难家庭提供法律援助,有专业的医护人员为生病的困难群众提供上门救助,也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有精神疾病、心理问题的困难群众提供心理疏导。
“我们都愿意跟着马警官去做点有意义的事情,这样生活也非常充实。”李凤翎是最早加入的志愿者,见证了马怀龙46把钥匙背后的故事,“年前年后这段时间是我们最忙碌的时候,这些老人家都要挨个去”。
1月18日上午,马怀龙和志愿服务队志愿者来到傅大娘家。她是志愿服务队长期帮扶的对象。前些年,因女儿和丈夫相继离世,傅大娘长期沉浸在悲痛中。马怀龙和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隔三差五地去看望她,帮助她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困难,多少年没有的笑容又回到了傅大娘脸上,爱唱歌的傅大娘也经常哼起小曲,有时唱给大家听。“我们约着今年除夕一起来你家包水饺,到时候你再给我们唱歌听哈。”李凤翎笑着说。
马怀龙说,社区警务工作不仅要凝聚民警、辅警、网格员、保安员等群防群治队伍,还要善于整合法律工作者、退休干部、物业等力量,充分挖掘和调动社区资源,实现社区警务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
记者手记:
马怀龙的幸福
最早结识马怀龙是在2023年“忠诚的力量——‘讲好山东政法故事’创意传播大赛暨‘我的政法故事’征文优秀作品展示”活动中,而了解他事迹则要更早一些。交流越多,就越被马怀龙身上的正能量吸引,而他身边的那些志愿者们更是有如此感受。每天在社区里面忙忙碌碌,他人谓之辛苦,而马怀龙自觉幸福。
2023年7月底,初见马怀龙的时候,他显得略微拘谨,交流的时候也不善言辞。可是每当谈到他和那些孤寡老人的事情,马怀龙能够准确地说出每一个细节,认识的年份、老人的年龄住址、老人的喜好等。这是一名优秀社区民警应该具备的特质。
在多次交流后,确定那次展示活动的节目名称《46把钥匙》。作为展示活动的压轴,《46把钥匙》不仅让现场观众感动落泪,更是引发强烈的社会反响。此后,马怀龙与46把钥匙就深深地融合在一块。马怀龙说,46把钥匙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字,是警民同心的一个标志。
马怀龙是一名极认真的人。在采访中,多次被电话打断,多数是来求助或者寻求调解纠纷的。马怀龙都是在电话中一一了解情况,然后给出自己的解释和办法,丝毫不应付了事。“每天都这样,累不累?”面对记者的追问,马怀龙挺了挺身子,“咱就是干社区民警的,不帮老百姓解决问题,天天浮于表面,不更累?”
跟着马怀龙在社区走访,就更加认识到一名优秀社区民警在社区的受欢迎程度。每到一个小区,门卫都会打着招呼开门。在小区的街道上,迎面走来的居民也多数能够叫出马怀龙的名字,甚至知道马怀龙要去看望老人的名字。
手拿着46把钥匙,就是要托起46个家庭,责任可谓极重。马怀龙也深知个中辛苦,而且坚持了10多年,“不能把这件事看成负担,要看成责任,而且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也收获了信任和幸福”。
马怀龙说,当看到傅大娘走出丧偶丧女的悲伤,能在除夕一起唱歌的时候,他感觉到很幸福;当看到刘本义老人决定百年之后将遗体无偿捐献给国家,他感觉到很幸福;当从小照顾长大的徐龙突然有一天抱住他喊了一声“爸爸”,他感觉到很幸福……
当每次看到马怀龙熟练地找出钥匙开门炒股配资论坛,房间内传来亲切的问候声。这时才更加明白,马怀龙为何总是脚步匆匆,又执着坚定!
发布于:山东省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股票配资网173_杠杆配资平台_配资杠杆行情观点